我院成功开展消化道ai前病变及粘膜下肿物的内镜下剥切术

2015-10-07 228

   据了解,近期莆田盛兴医院消化内科林羡屏博士已经成功完成多例消化道ai前病变、粘膜下肿物的内镜下剥切治疗。提到内镜下消化道粘膜剥切术,许多消化道疾病患者对这个词并不陌生。随着近年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,一些消化道病变甚至早期ai,已经无需通过外科手术治疗,可以直接通过消化内镜木艮治,既节约了费用,又减少病人的痛苦。那到底什么是消化道粘膜剥切术?

  消化道病变的剥切术包括:内镜下粘膜切除术(EMR)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(ESD)。EMR是由内镜息肉切除术和内镜粘膜注射术发展而来的一项内镜技术,该术通过对早ai及巨大扁平息肉等病灶粘膜下注射生理盐水,使病变粘膜有足够范围及深度的完整切除。EMR的操作方法包括息肉切除法、透明帽法(EMRC)、套扎器法(EMRL)、剥脱活检法、分片切除法(EPMR)。EMR具有创伤小、并发症少、安全性高、操作简便、患者痛苦少等优点,但对于一些比较大的病变,EMR往往不能一次切除,可采用分片切除法(EPMR),或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(ESD)。

 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(ESD)是使用顶端带有绝缘陶瓷圆球的电刀(IT刀)对消化道早期ai进行粘膜下剥离一次性切除。其具有一次性全部切除大的病灶,残ai覆发少等优点。

  现在ESD主要用于以下消化道病变的治疗:①消化道较大的平坦息肉。②早期ai:特别对于局限于粘膜层的无淋巴结转移早期ai,ESD治疗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木艮治成效。③粘膜下肿瘤:来源于粘膜肌层和粘膜下层的肿瘤,通过ESD治疗可以完整剥离病变。

  林羡屏博士此前一直在三甲医院供职,从事消化内科和消化内镜多年,累及了丰富的消化道病变的剥切治疗经验。自从2015年入职盛兴医院以来,林羡屏博士已经在盛兴医院完成了多例消化道ai前病变及粘膜下肿物的内镜下剥切术,填补了盛兴医院常规开展这项技术的空白,并达到市内先进水平,使得盛兴医院的消化内镜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。2015年在引进奥林巴斯先进的260SL内镜系统的基础上,盛兴医院又将斥资引进奥林巴斯较新发布的290电子胃肠镜系统,它将大大提高消化道早期肿瘤的诊断率。除了引进先进内镜和引进内镜人才,盛兴医院还不定期聘请省内内镜医生进行疑难病例的会诊治疗,让沿海地区百姓在家门口享受省级医生的诊治。

  林羡屏   消化内科

  副主任医师  博士

  2000年湖南医科大学医学本科毕业,获得学士学位。2009年福建医科大学内科学消化系病博士研究生毕业,获得博士学位。现任(或曾任)莆田市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、福建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病学组成员、福建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超声内镜学组成员。擅长消化道疾病、肝病以及胰腺疾病诊治。

  能熟练开展的内镜业务,如:普通胃肠镜,麻醉胃肠镜,超声内镜,以及消化道息肉、隆起、早ai及ai前病变的剥切术,消化道支架植入术,食管狭窄扩张术,异物取出术等。

  撰写专业论文近10篇,其中2009年作者《IL-10对大鼠原代肝细胞增殖的影响》刊发在《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》,2014年作者《结肠氩气刀结合粘膜下注射治疗的安全性研究》发表于 《中华消化内镜杂志》,等等。

自助挂号
患者姓名:
联系方式:
留言内容:

QQ联系:1003080783 在线联系:0594-5566666

地址: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顶城路1368号网站地图

闽ICP备14020435号

返回顶部